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即将在东莞举行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0-10-27

近60位院士将出席峰会,涵盖七大板块13个专项活动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莫文艺 通讯员 袁仕联)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统称院士峰会)新闻发布会10月27日在广州召开。记者获悉,广东院士联合会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将于11月2日至4日在东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广东)主席刘人怀,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广东院士联合会、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卢育辉,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黄天梁等出席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蔡国康主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02副本.jpg▲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以“科学引领 跨界创新 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彰显抗疫精神,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峰会在总体上设置了七大板块13个专项活动,包括全体大会暨特邀报告会、松山湖科学城系列活动、IBT主题系列活动、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课题研讨会(闭门会议)、院士专家湾区企业行、抗疫院士风采展等。届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院士,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时代楷模何镜堂院士等近60位院士以及来自粤港澳的100多位顶级知名学者专家以及百度、腾讯、阿里、东软及默沙东、美时医疗等知名企业高层将出席峰会。

 

刘人怀院士致辞表示,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是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一次大规模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科技盛会、人才盛会、学术盛会。峰会将突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机遇和新形势下,加速科技、产业、资本大融合、大发展,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一流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湾区”元素不减 “湾区格局”不变

凸显科学引领、跨界创新、融合发展

 

卢育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面向全省、服务大湾区既是广东院士联合会的工作格局,也是院士峰会‘湾区格局’的应有之义。”疫情虽然影响了粤港澳间的人员往来,但并没有阻碍粤港澳间院士专家的交流合作。2020院士峰会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及港澳中联办的大力支持,港澳特区政府都将派员参与。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及苏国辉、陈新滋、刘良、马启元等港澳院士专家也将出席峰会,共同探讨新药创制与转化医学的湾区路径及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的湾区方案。同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也强调要打造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活动的“湾区”元素与科学城的建设谋划实现了有效结合。

 

2020院士峰会强调科学引领,既强化了院士峰会一贯的学术引领,也与松山湖科学城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定位有效呼应,活动邀请了周济院士、王恩哥院士、陈和生院士、李国杰院士等一批在科学前沿一线的科学家,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等一批来自高校院所的掌门人,还有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的从事区域创新体制机制研究的专家参加,共同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建言献策。突出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则与IT与BT的产业发展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说,AI+医疗健康领袖峰会邀请潘云鹤、张钹、邬贺铨等国内外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知名院士专家,AI+医疗健康领域BAT等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廖万清、刘良等一批来自医药健康领域的院士分享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产业应用成果,共同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推进AI+医疗健康成果的研发、转化与应用,探讨中国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的问题与机遇。此外,本届院士峰会特邀报告会除了邀请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外,还特别邀请了在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中美关系、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从全球格局讲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本届院士峰会着重突出了“抗疫元素”突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彰显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卢育辉介绍,2020院士峰会专门设置了“国士担当 战士气势”抗疫院士风采展、大手拉小手•抗疫院士说。前者将通过图文、多媒体形式重点展览展示20多位院士抗疫事迹、抗疫心路历程,后者将由张伯礼等在抗疫一线的院士面向大湾区大中小学生讲述抗疫经历、故事以及成长历程、人生感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播科学家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爱国报国的责任担当。

 

本届院士峰会着力提升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广东先后印发实施《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基于此,本届院士峰会特别关注新药创制和转化医学、中医药创新发展,重点梳理了包括姚新生院士团队的接骨木活性部位抗骨质疏松新药及相关产品开发、侯立安院士团队的云式无菌空气净化器等十大最具代表性创新成果在IBT重大创新成果发布会上进行发布,并举行项目路演,促进有明确产业化前景和产业化资源需求的成果、项目与投融资机构进行对接。峰会前,广东院士联合会联合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等深入走访了50多家有一定规模实力、有较强研发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对院士专家高端创新资源有强烈需求、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优秀民营企业,组织邀请涉及领域的院士专家点对点的进行 ‘把脉会诊’,推动院企联合攻关。目前,有10个合作项目就具体的合作协议在磋商中。据卢育辉秘书长介绍,本届峰会还策划了伙伴之夜,将组织邀请参与院士峰会的领导、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及相关机构代表出席,搭建院士专家、高校院所、机构、企业、基金、产业园区沟通交流平台。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介绍道,今年院士峰会的主攻领域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这也是东莞未来重点发力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东莞已形成了以松山湖高新区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区,在松山湖聚集的生物技术企业超过260家。8月13日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在莞成功研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实现了我国抗癌技术发展新突破。


新闻发布会现场01.jpg▲新闻发布会现场 

 

★链接

 

抓住东莞发展机遇

助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为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院士峰会在2018年首次在东莞举办,在此基础上,去年市政府与院士联合会达成合作,推动院士峰会连续三年在东莞继续举办。前两届活动邀请了100多名院士专家参会,推动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在东莞的加快集聚。本届院士峰会在松山湖科学城举办,并且围绕松山湖科学城策划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战略咨询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旨在促进各位院士能够深入走进松山湖科学城,为松山湖科学城高水平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言献策,推动从松山湖高新区到松山湖科学城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建设了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前沿科技研发平台,2019年东莞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预计达3.06%,这意味着东莞研发投入进入了新的里程碑;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6217家,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明专利授权量等重要科技创新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格局不断提升。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共同组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这意味着东莞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是在松山湖高新区基础上建设的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是从“园”到“城”的质的飞跃。目前,东莞正着力深化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并形成了共建松山湖科学城的战略协议,正加快完善科学城建设发展各项规划和专项政策,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领域,加快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四大定位,松山湖科学城正重点推动以下建设任务:一是建设大科学装置群。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经建成散裂中子源,正在建设中的散裂中子源二期束流功率将提高到500kW,新建11台谱仪和实验终端,从而大幅度提高综合性能。投资约5.87亿、占地约192亩的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已经动工,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加快筹备推进。三大科学装置相互关联并形成互补对接,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硬支撑”。二是构建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体系。依托大科学装置,松山湖科学城正加快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基础支撑服务平台,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其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全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自2018年建设运行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全链条创新模式,集聚了全职和双聘科研人员超过600名,承担了国家、省科技重大项目41项,研究成果入选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同时,东莞还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了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正成为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支撑力量。下来松山湖科学城还将建设一批大科学设施和前沿科学交叉平台,与大科学装置形成前沿技术攻关的链式协同。三是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以科研促学科,以学科带科研为主线,引进全球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办学办院。总投资超30亿元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预计明年初动工,计划在2023年开始招生。同时,以国际化视野、双一流标准筹建湾区大学,打造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快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水平。四是打造国际创新创业载体。围绕创新、创业、创富开展项目引进培育,打造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下来还将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新型协同创新平台、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构建与先进制造业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交融。五是培育新兴产业体系。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经集聚了华为机器、华为终端、华勤通讯、歌尔股份等世界级知名科技互联网公司,形成以高端电子信息为代表的“4+1”现代产业体系。下来将立足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聚焦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初创型企业,推动一批科技企业上市,形成湾区新经济、新产业策源地。六是营造符合科技人才工作和生活理念的氛围环境。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经吸引了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65名、省市领军人才103名、市特色人才277名和3万多名优秀科研人员在这里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下来,松山湖科学城将建设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完善科普馆、科普公园、科学会堂、博览中心等综合科技设施与科普设施,打造科技和艺术交融的公共空间,打造科学家乐园。

 

刘炜常委表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需要院士资源的支撑。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发展将为院士专家们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科研转化提供广阔舞台,各位院士们在松山湖科学城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必将大有可为。

 

据悉,广东院士联合会是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由在广东工作和广东籍院士自主发起成立的。这也是全国唯一的由院士自主发起、由院士自愿组成的科技社团。院士峰会是广东院士联合会重点打造的以院士领衔的高端科技品牌活动。院士峰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在营造创新创业和繁荣学术氛围中及促进院企合作、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过去几年,院士峰会共推动68家企事业单位与院士团队开展合作,协助推动17个院士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对接产业资源,落地大湾区转化,组织113场次的院士校园行。其中,在东莞48场,受众超过4万人次。与此同时,以此为平台,通过院士介绍院士,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广东院士联合会不断在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拓展高端创新资源朋友圈。目前,广东院士联合会登记会员院士达到276位,密切联络高端科技超过3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