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找对路 幸福稳稳的》(文学类)
作者:朱琳 郑悦2021-01-04

扶贫找对路  幸福稳稳的

——省卫生计生委第二批帮扶五华县转水镇下潭村、潭下镇光华村纪实


原本,一个深藏山区腹地,沉睡不醒;一个依偎高速路畔,却无径可寻。如今,硬底化的村道蜿蜒而至,三代人梦想的桥梁连通两岸村民,幢幢小楼焕然新姿,干净的自来水直通农户,“三面光”水渠直穿千亩农田,文化广场上村民欢声笑语……

  

不觉寒暑三载,粤东山区的两个客家村落——五华县转水镇下潭村和潭下镇光华村,180户贫困户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增长约4倍,912人全部脱贫;两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每年11万元以上,增长逾10倍。

  

这里,就是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原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以下简称“省卫生计生委”)的两个对口帮扶村。

  

真金白银投入千万资金,真心实意炼就帮扶真经,是对这里扶贫成就的真实写照。作为基层网底扎实、行业优势明显的部门,省卫生计生委打造出医疗行业帮扶、“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双到”帮扶等一个又一个成效显著的扶贫开发样本,为粤乡“双到”帮扶之路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岁末年关,冬寒袭人,掩不住下潭、光华两村的勃勃生机。2016年1月17日笔者进入客家山村,走访村干部和贫困户,听村干部历数乡村发展,跟村民聊生活变化,真切感受到第二批扶贫开发给这两个贫困村带来的惊喜蜕变,见证了三年“双到”帮扶结出的累累硕果。

 

蝶变新生 村民生活大不同


下潭村位于华城镇与转水镇之间,与河梅高速公路五华出口相距约200米。全村共576户337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000人,贫困户102户共567人。帮扶前,贫困户年均纯收入3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000元,主要来源于财政的生态林补助和山地出租租金。全村有4公里村道未实行水泥硬底化;部分村民未用上自来水,主要通过井水解决饮水问题;部分农田灌溉水利设施陈旧或者缺失;村里缺乏公共文体场所和健身活动设施,村小学只有一栋简易教学楼,其他配套教育设施缺乏;两座小型桥梁需要维修加固。

 

光华村地处潭下镇东北部山区,位于五华县城正西方向,距县城31.5公里,是一个革命老区贫困村。帮扶前,该村贫困户78户,共345人。贫困户年均纯收入32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00元。全村有5公里村道未实行水泥硬底化;主要桥梁严重损坏,部分农田灌溉水利设施陈旧或者没有建设;缺乏公共文体场所和健身活动设施,以及村小学配套教育设施。

 

初到两村时,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看到村委会简陋狭窄、室内布局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村道没有硬化,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泥泞路难走,生活生产出行不便;村民贫困、生活困难,有的村民是因病致贫。委领导不由忧心忡忡,决心做好第二批扶贫开发“双到”帮扶工作,确保三年时间两村完成脱贫。委党组从机关和直属单位选派多名优秀骨干担任驻村干部,组成工作组下沉驻扎两个贫困村;明确驻村工作组要集中精力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和服务群众五项工作职责任务,进一步理清驻村工作组工作思路,要求通过三年的帮扶,把两村“两委”打造成为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队伍。为完善两村村委会的办公场所,省卫生计生委资助26万多元,改造光华村村委会办公楼,确保两村村委会设有牌子、活动场所、电教设备、宣传栏和工作制度,驻村工作组协助两个贫困村制定和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方案》《村务公开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制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施计划公示栏、村贫困户人员名单及帮扶措施公示栏、扶贫成果图片公示栏等。

 

驻村工作组进村后,与两村“两委”班子一起,摸清情况;与贫困户商量,找准脱贫路子;与县卫生计生局、转水镇委镇政府、潭下镇委镇政府协商,破解发展难题,确保两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真正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通过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经济项目、开展技术培训等,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年来,一串串数字、一项项变化,印证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省卫生计生委投入288万元,建设两村水泥硬底化工程,共9.17公里;投入110多万元,建设两村农田水利工程,包括5.5公里“三面光”水渠和一大型农田水利灌溉站;投入210多万元,建设两村的桥梁工程;投入65万元,建设两座中型安全饮水工程……


“以前我家孩子开小车过不去(桥),掉到水里,把腰都摔坏了。路通财通,为了等这个桥,头发都白了。”在光华村光华桥旁住了65年的大伯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驻村工作组没有进村前,有次遇上下雨天,光华村第九小组的村民修房子,一个星期材料都进不来。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硬底化水泥路修好了。路通的那一天,第九小组在深圳打工的村民专程回来,自发地放鞭炮庆祝。”桥通、路通,解决了贫困村行路难的大问题,两村的村民个个赞不绝口。

 

驻村工作组进村以来,学校的变化翻天覆地。在省卫生计生委的帮扶下,两村教育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省卫生计生委投入250多万元,为光华小学、上华小学新建教学楼、篮球场,对其院内实现硬底化,室内外进行装修,添置课桌椅、书包和文具等。同时,投入80多万为下潭村新建下潭小学综合大楼和足球场;出资32万建设教师工作用房及学校阅览室等;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单位资助约20万元为该校建设门前护栏,购置课桌椅和学生校服,建设运动场观众台以及校园绿化带。

 

为改善贫困户住房问题,省卫生计生委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开展危房改造,共引进行业帮扶资金120多万元,帮助80多户住房困难村民进行危房改造。

“省卫生计生委在村里做了很多项目,几年来下潭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变。帮扶成效非常突出,我们镇里的干部、群众都看在眼里,都夸省卫生计生委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村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转水镇委书记李文伟向笔者介绍情况时对省卫生计生委扶贫开发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重拳”出击 三年投入2500余万元帮扶资金


三年来,省卫生计生委党组高度重视五华县下潭村、光华村的“双到”扶贫工作。建立党政“一把手”定点联系帮扶村和其他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帮扶村制度,制订并落实帮扶村三年扶贫工作规划和当年度扶贫计划,制订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抓开发、抓项目、抓脱贫、抓资金落实。“两村”扶贫攻坚鼓点铿锵、强音频出——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到两村调研指导工作22次,现场办公,解决村里建设资金等问题;委党组定期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扶贫攻坚工作,并先后召集委直属单位和有关部门到两村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两村帮扶实际困难。省卫生计生委人事处具体负责两村帮扶工作,人事处把扶贫开发“双到”帮扶工作列入处室中心工作,主要领导规划部署,指定一位副处长具体抓落实,协调驻村工作组与五华县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关系,确保两村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取得成效。委有关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多次到村指导帮扶,特别是对口帮扶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计划生育协会等委直属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发挥自身优势,制订对口帮扶计划和措施,出钱出力,使帮扶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成效。2013年9月,《广东省卫生厅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对口帮扶五华县转水镇下潭村工作实施方案》《广东省人口计生委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规划(2013~2015)》等文件出台,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驶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省卫生计生委对中央全面小康战略意图的深刻把握,更是对南粤大地贫困群众热烈期待的积极回应。

 

翻看《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理念贯穿始终。帮扶文件针对两村贫困户存在的生产、就学、就业、住房与健康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列出详实帮扶措施,并将2013~2015三年中每一年的帮扶目标、实现途径明细化,坚持贫困户的家庭和村所在区域两方面帮扶有机结合,全面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三年总共投入帮扶资金2500多万元,主要用于两村的文体广场建设、村道硬底化、危房改造、饮水工程、农田水利、桥梁修建、学校修建等。

 

“没有帮扶以前,走的是泥泞小道;没有‘三面光’灌水渠,种田只有看天,干旱时村里家家户户都自己买个抽水机抽水;村民生活用水靠自己挖井打水,但井水不符合卫生条件不敢喝……”回想帮扶前的情景,下潭村党支部书记曾胜华感慨万千。而曾胜华不堪回首的行路难、灌溉难、饮水难等几个主要问题,正是驻村工作组最先啃的“硬骨头”。面对困难,省卫生计生委以解决村民反映最强烈、最迫切、最受惠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充分整合资源,争取行业项目扶持。

 

五华县卫生计生局局长温志清高度肯定省卫生计生委三年来的扶贫工作:“省卫生计生委主要领导是省直在五华县扶贫单位中最早到村里了解情况的,也是主要领导和其他班子成员到五华县开展帮扶次数最多的单位。通过这三年的帮扶,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的两条村,帮扶效果特别好,成效显著,三年投入资金超过2500万元,两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贫困户全部脱贫,并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扶贫目标全部实现,两村的难点热点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驻村工作组告诉笔者,省里的帮扶项目落得了地、取得实效,离不开五华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县镇三级政府对省卫生计生委的帮扶工作全力配合,帮扶项目优先审批验收,工作组的车辆、项目的配套资金等问题,他们都是尽最大的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解决。”

 

“一户一法” 把扶贫“双到”落到实处

 

“我们是分年帮扶的,每年指标不一样,三年一共是27个指标,当初感觉压力很大。”驻村干部告诉笔者,刚来时他们人生地不熟,一个个硬着头皮走村入户,最难的是一户一户地商定帮扶对策。


帮扶初期,省卫生计生委还没有整合组建,原省卫生厅和原省人口计生委分别选派驻村工作组进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经过认真摸查,全面掌握了下潭村、光华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户情况。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驻村工作组找准符合两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制定三年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省卫生计生委组建后,驻村工作组认真做好帮扶工作,按要求做好建卡立档工作,如实填写每年的重点帮扶村和贫困户帮扶记录簿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及时准确录入扶贫信息系统。

 

“因为每个家庭的劳动力不一样,想法不同,又加上天灾人祸,情况总是在变化。”驻村干部说,多数贫困户都觉得给钱最实惠,而工作组则希望跟村民商量着发展项目,帮助家庭创收,形成拉动经济效益的长效机制。

 

驻村工作组不仅在想法上跟村民有出入,与村干部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驻村工作组刚来的时候,由于情况不熟悉,想帮都帮不上忙。”曾胜华说,甚至他们还怀疑驻村干部能否真心地帮助他们脱贫。然而,驻村干部的行动很快就消除了村干部的怀疑。“驻村工作组的干部真的很辛苦,每家贫困户起码都走访三四次,星期天都走村串户去了解情况。有一次下雨,一路都是水,驻村干部都陷到泥里了。”看到驻村工作组的认真劲儿,两村村干部对驻村干部的信心越来越足,工作配合得也越来越默契。

 

为了扭转贫困户的观念,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一次次上门,与贫困户商量对策。“当时他家收入比较低,村委提出养猪、养牛,驻村干部说那个本钱大,建议养鸡,本钱比较小,每年给他们30个鸡苗;还帮他们买谷种,‘三面光’弄好后种田就方便了,能长期解决收入问题。”光华村党支部书记卢声才对一贫困户的种养殖项目的确定记忆犹新。


“四个孩子读大学,贷款的压力又大,当时真不想让他们读了。”下潭村吴大妈说。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很快就提出资助方案,三年来她家一共获得省卫生计生委帮扶资助8万多元。

 

发展种养项目、助医、助工、助学……驻村工作组与贫困户逐个对接,“一户一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脱贫措施,深入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抓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引导其发展高效农业经济,实现稳定脱贫。

 

医疗帮扶 凝聚扶贫开发行业经验

 

 

今年25岁的张伟芳来自光华村,中专护理专业毕业后待业在家。因父亲患有心脏病,整个家庭欠下20多万债务。驻村干部了解到张伟芳的家庭困难后,积极帮张父联系治疗事宜,并向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反映张伟芳的情况。在省卫生计生委的帮助下,张伟芳得以到五华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一直都盼着有个稳定的工作,没想到真能到这儿来,这里环境挺好的,能学到很多东西。”去年10月,她父亲离世后,张伟芳入职五华县人民医院,虽然悲痛仍萦绕心头,但新的开始也让出身贫困家庭的张伟芳对生活充满希望。


下潭村的贫困户江锦娣比张伟芳的父亲幸运。去年4月,患有多年风湿性心脏病的她在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目前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驻村干部了解我们的情况后,就向委领导汇报,省卫生计生委领导当即他们联系医院为我老婆实施手术。” 江锦娣丈夫感激地说,“没想到近十万元的手术,自己花一万多,病就治好了,非常感谢省卫生计生委和医院的帮助。”


医疗行业帮扶是省卫生计生委摸索出的扶贫新路。委领导提出,扶贫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对五华县两个贫困村的帮扶,要体现行业特色,发挥行业优势,帮助五华县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五华县医疗服务环境,提升县级医院和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大病不出县”。同时,县医院开展为贫困户免费或优惠医疗救治项目,缓解“因病致穷”问题。三年来,省卫生计生委从帮扶资金中拿出940万用于建设五华县人民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血透中心、ICU重症室项目。其中腹腔镜、血透中心2014年已投入使用,ICU重症室也于2015年底投入使用。


“第二批帮扶五华县的省直和中央直属单位共19个,很多单位的思路是买店铺、建水电站,或直接投钱到融资平台。而省卫生计生委创新帮扶项目,走医疗扶贫的路,投钱到医院,医院再把医疗帮扶项目部分收益用于提高两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经济收入。省卫生计生委创新医疗扶贫项目,医院得到发展,贫困村和贫困户得到实惠。在省卫生计生委的帮扶下,五华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五华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惠涛告诉笔者,“近年来,医院把医疗项目部分收益反馈给下潭村和光华村。其中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万,连续12年,收入主要用于发展村集体收入,开展助学助医、生活困难临时救助、建设公益项目等;每户贫困户年增收1200元,连续6年。此外,县医院还为第一批、第二批的三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减免医疗费。” 医疗扶贫项目让贫困户真正实现收入稳定,形成帮扶长效机制。


坚持“一户一法”,秉承长效理念,是省卫生计生委扶贫的一大特色。三年的扶贫效果已延伸至12年的扶贫时效。时效延长的背后,不仅是对粤东山区村民不能割舍的深厚情谊,更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扶贫是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有继承,更有发展。征程再启,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一所所学校、一座座桥梁、一幢幢楼房、一条条硬底化村道、一道道“三面光”灌水渠、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三年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扶贫的工作远没有结束。省卫生计生委将锁定精准扶贫主攻方向,继续成就扶贫工作的卓越实绩……

 

 

 

学校改造工程:

文1.png 

上华小学旧貌

文2.png 

帮扶后的上华小学

文3.png 

帮扶后的光华小学

文4.png 

帮扶后的下潭村希望学校

 

桥梁、农田水利、文体广场、医疗扶贫工程:

文5.png 

新建的光华桥

文6.png 

新建的农田水利灌溉站

文7.png 

新建的村文体广场

文8.png 

医疗扶贫项目之一:县医院ICU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