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科技馆陈达理:用自己的辛苦一点,换来科普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多一点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1-09-03

★建党100周年•党员科技工作者风采


科普基地是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作为阳江市科技馆的负责人,陈达理在科技馆发展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解决人员和经费问题,带领团队开展基层科普活动,丰富基层科普展教资源。开馆十年来,阳江市科技馆已基本完成全馆展厅更新改造的全覆盖,在教育活动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线上线下科普相结合的常态化。该馆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青少年创客示范工作室、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累计接待服务人数100余万人次。

 

创新模式,谋划未来发展


“科普对于我个人而言,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心之所向。”2010年,阳江市科技馆开馆,当时正在广州工作的陈达理毅然决定离职回乡,报考成为了阳江市科技馆的第一批工作人员,走上了科普的职业道路。十年如一日,陈达理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即便是遇到恶劣天气,他也坚持第一个到馆,最后一个离开。陈达理表示,“作为科技馆人,要以守土有责、负责、尽责的态度,用自己的辛苦一点、细致一点、操心一点,换来服务对象获得感多一点、幸福感多一点、安全感多一点”。


陈达理工作照2.jpg


建馆初期,阳江市科技馆作为粤西欠发达地区唯一的市级小型综合性科技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才缺乏、经费不足等情况,随着“新馆效应”的逐渐消退,如何创新运行机制,让更多的人走进科技馆成为当下的难题。2015年,陈达理挑起阳江市科技馆负责人的重担,主动抓住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政策的契机,积极上报争取。在阳江市科协深化群团改革的推动下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阳江市科技馆的隶属关系调整至科协系统主管,并确定了科技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性,改善了人员少、经费少和展品旧的被动局面,形成了“事业编制+购买服务+劳务派遣”的人员架构,以及“财政预算+免费开放补助+科研课题项目”的资金筹集模式,为科技馆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强团队人才管理,陈达理尝试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引进先进场馆绩效考核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考核制度。通过点子征集表、定期考核和月度学习会等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引导员工结合自身特长承办业务工作,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在团队中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近5年获得了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4项,市级奖项10项。2019年,阳江市科技馆还获得了广东省科协、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授予的“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称号。

 

共享资源,播撒科学种子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目前,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等问题。为此,陈达理和团队成员尝试深入开展馆校合作,将科技馆资源融入学校科技教育计划,从而弥补部分地区科技资源的不足。他们率先在阳江市发起创意机器人大赛,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参与,让科技走进校园;积极联合校外机构,开展研学教育课程的开发,为阳江市中小学校提供研学实践的课程和场地;通过筹集资金,与阳江市田家炳学校、阳东区合山中学共建校园科技馆。在他们的推荐下,阳西县溪头镇中心小学、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新洲初级中学等五家中小学成功申报广东省科技厅“粤东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科学馆(室)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已有3所中小学的科学室建成开放。


近年来,陈达理积极带领团队推动科技馆体系共建共享,加强与广东科学中心、东莞科技馆等场馆的合作,同时依托场馆流动展品以及科普大篷车便携式展品,走进校园、社区、农村开展“流动科技馆”、欢乐科普行、科普剧团走进阳江等活动。他们还联合青少年宫、文化馆、阳江核电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活动,推进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其中“核电科普进校园”项目获得了第四届全国科普场馆科学教育展评活动三等奖。


陈达理工作照3.jpg


“作为科技馆的负责人,要肩负起科技馆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提升科技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发挥科技馆作为科普主阵地的作用,让更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享受到更好的科普服务。”面对部分地区科普基地建设薄弱的情况,陈达理带领团队于2018年、2019年承办“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江城站、阳春站”活动,提供了家门口的科普服务,带动了基层科普活动的开展。短短五年内,阳江市科技馆团队的活动足迹已遍及全市各(县)区100多所学校,为20多万名师生普及了科学知识。

 

拓宽渠道,实现科普覆盖


由于线下科普服务能覆盖到的范围、内容、人数有限,所以阳江市科技馆除开展科普培训、研学实践、临时主题展览、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等教育活动外,还积极探索了数字、智慧科普模式。


陈达理结合网站改版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加大两微一端等融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及时推送权威的科普知识。2020年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开展有奖征文、新冠肺炎科普网络知识有奖问答、科学实验挑战赛等活动,参与人数达19万人次。其团队先后建设了青少年创意制作工作室、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工作室、航模制作科学室,多次开展了趣味编程、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人工智能培训活动。同时,他还积极争取科普中国、数字科技馆等资源在阳江市科技馆的应用,引进中国数字科技馆虚拟现实应用,顺利为阳江市科技馆申报了中国科技馆虚拟现实科技馆项目和“科普中国”落地应用e站建设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科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普服务均衡化、广覆盖,推动优质科普资源走进阳江市人民的生活。


接下来,陈达理将带领团队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教融合活动,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更优质的研学实践平台,并通过展览和宣讲等形式开展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将阳江市科技馆打造成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个人简介


陈达理工作照.jpg


陈达理,中共党员,现任阳江市科技馆负责人、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副理事长、阳江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会长。曾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带头人等称号。带领团队成员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4项,市级奖项10项等。



记者 | 陈尧

文图素材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