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投代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启动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0-06-18

大赛推出系列创新举措

科技金融智慧大脑正式上线运行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符烽)6月18日,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第五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办。今年的大赛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有效配置各类主体创新创业资源,推动以科技型创新创业为引领的“双创”升级发展。


启动仪式.jpg

 

据了解,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是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政府的指导下,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支持,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各区科技主管部门、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共同协办。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周木堂,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弓鸿午、副巡视员石鹏飞,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滨,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植沛裕,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洁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巡视员李贵远,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李滨,广东省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副调研员杨保志,市直单位部门代表,各区科技主管部门代表,服务机构、银行、券商代表,广州市国家级、省级孵化器代表、企业代表、媒体等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通过大赛不断发掘优质企业和项目

 

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周木堂致辞表示,广东目前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创新创业推向了新的高度。2019年,广东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亮点纷呈,一是企业参赛规模持续领跑全国,广东省7031家家企业报名,参赛规模居全国第一;二是参赛企业优质,全省共推荐了176个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共121家获奖,获奖比例达到68.75%,其中,广东省参赛企业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行业3个组别摘得桂冠,一等奖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三是大量的优质企业和创新创投人才涌现,大赛催生了广州康云科技、技象科技等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也促进了一批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大赛成为优质科技企业的创新人才的孵化平台。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大赛不断的发掘优质企业和项目的同时,把科技金融做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支撑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广东当前正举全省之力推动“双区”建设,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的总目标,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为广东科技创新做出更多贡献。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弓鸿午致辞指出,广州市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老城市新活力,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2019年第21位。全社会“双创”活力极大迸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099家,稳居全国第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9283家,连续2年居全国城市第一。广州市连续多年举办大赛,取得不错成效。2019年,全市共斩获广东省赛区12项一等奖中的10项以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项,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以上奖项共5项,创历史最好成绩。2020年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业赛,广州有两家企业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创新在广州,创业来广州。广州将以更大的格局和胸怀,继续“拥抱”海内外创新创业人士。 

 

活动上,由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周木堂、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弓鸿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石鹏飞、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滨、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植沛裕、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李滨、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洁明,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共同启动了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赛事。启动仪式以传递圣火,重拾希望;星星之火,燃亮创新创业之路为创意理念。圣火在知名企业家、创投硕士、启动嘉宾手中薪火相传,最后汇聚成塔,燃亮创新创业之路。 

 

系列创新举措提升“双创”效能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进行2019年大赛成效及今年大赛创新点介绍。


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助推下,2019年,近2000家企业参与大赛报名,占比广东省报名数的53.06%。广州赛区报名情况在全国排名保持领先,超过浙江省、湖南省等省份全省报名数。12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380人次参与大赛评审,为参赛企业提供了多种层次的金融支持,301家企业在决赛中突出重围,获得近亿元补助,并通过双创大赛平台获得融资贷款授信金额达11.4776亿元。广州企业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5个奖项,占广东省赛区(7项)的71%,其中2个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的大赛将推出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双创”效能。

 

一是迭代评选机制,首次探索“以投代评”。在延续以往“以赛代评”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探索实施“以投代评”,对2019年1月1日至大赛报名截止日内获得风投创投机构投资100万元(含)以上的初创组企业和获得风投创投机构投资500万元(含)以上的成长组企业,经广州赛区大赛组委会线下核实后,直接晋级广州赛区决赛,无需参加复赛。

 

二是特色“带货”专业赛,落实“六稳”“六保”。精准服务好、扶持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而激活主流市场主体,是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大赛将举办首届广州科技产品科技人才与科技服务直播带货创新创业大赛等专业赛事,通过“专业赛”模式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支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三是升级服务链条,上线“智慧大脑”。推出科技金融“智慧大脑”——大湾区一站式科技创新数字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AI算法等,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创、投、贷、融”智能精准匹配服务。平台以打造大湾区中心一站式、全流程科技创新服务为目标,对科创服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将线上精准匹配与线下深度服务相结合,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服务生态,助力大赛科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资源要素匹配效率的提升作用。

 

四是培养高端创投人才,首创打造“创投硕士班”。为搭建本土创投人才培养平台,助力“风投创投之都”、科技创新强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市科技局依托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合广东财经大学以及广州中科粤创孵化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纳斯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万联天泽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广州毅达汇顺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本土投资机构在国内首创打造“创投硕士班”,探索本土创投人才“定制化”培养新模式,大力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端本土创投人才,首期“创投硕士班”17名学员也将在今年的大赛上亮相和历练。未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也将成为培养和历练本土高端创投人才的大平台。 

 

科技金融智慧大脑系统发布

 

大湾区中心大数据平台总经理胡湛湛进行大湾区一站式科技创新数字化平台介绍。


科技金融智慧大脑系统发布.jpg 

科技金融智慧大脑——双创大赛“创、投、贷、融”智能服务匹配系统(简称:科技金融智慧大脑)是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倾心打造的大湾区一站式科技创新数字化平台(简称:平台)中专注于服务双创大赛的子模块。科技金融智慧大脑将相关双创企业服务聚焦在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模块,基于相关数据算法和风控模型,推出企业科技项目评估极速匹配、精准匹配以及融资能力精准测算诊断等相关功能,助力企业融资决策。赛前服务模块,主要提供赛前辅导集训营服务功能。赛中、赛后服务模块,主要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政策、场地、活动等精准匹配对接功能,更好地服务大赛企业。

 

经过场景精心打磨与系统研发,目前平台生态上线了包括微诊断、找信贷、找投资、找政策、找技术、找专业服务、云展会等在内的十多项核心功能。其中,“找投资”功能模块为企业量身式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平台根据企业和资金方数据库,按照投资赛道、投资轮次、资金规模、投资事件等指标维度进行标签分类,并从海量机构池中模型筛选出最适合企业的备选投资方,一键提交、精准匹配,从而能够帮助企业显著提升融资成功率,降低融资成本。其中,“云展会”功能模块提供创新品牌展示,解决中小型科创企业整体面临的“强研发、弱品牌”困境,湾创汇云展会小程序为科创企业增加精准曝光与对接机会,通过打造品牌曝光、商机对接、合作落地的服务闭环,助力科创企业拓宽营销场景,实现品牌与业务的并行成长。

 

在主题分享环节,2019年参赛并获得省赛第七名同时晋级国赛的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小博进行主题分享。通过大赛,普理司更好地打磨了商业模式,获得了贷款,成功获得股权融资,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曝光度。

 

在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高峰论坛环节,邀约了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潘瑞宏、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李滨、广州力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粤、广州派富专利技术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创始人严圣、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刘湘云、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润才、大湾区中心大数据平台总经理胡湛湛、广东羊城晚报创意园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升等行业专家及大咖,通过与现场企业、创投硕士代表对话,分享他们独特的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见解,帮助企业发掘自身要素优势,更好地利用要素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报名指引


参赛者可到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方网站 (www.cxcyds.com)统一注册报名。

注册截止时间:2020 年 7 月 24 日,

报名截止时间:2020 年 7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