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来看看这些大咖们的精彩观点
广东科技报讯 (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余丽颖 宋阳 孔佳)7月30日-7月31日,由全球IPv6论坛主办,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 、澳门科技大学、IPv6 新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的2020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在广州南沙举行。为期两天的峰会论坛聚焦技术融合创新、全球技术协同创新、IPv6产业发展等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众多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登台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来看看这些互联网“大咖”们的精彩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基于IPv6的网络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新一代基础设施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主体,并且领跑新基建。现在要借新基建之机,特别是增量大规模建设的机遇,目前大量建设的新的云平台、云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包括基础网络等,这些新增量,完全可以基于IPv6实现,特别是可以做纯IPv6,通过IPv6来提质降本。
IPv6能力的发挥在于其价值的提升。通过5G+IPv6+边缘计算,实现载物、上云、融智、赋能,建成IPv6的服务中心,基础先行,同时瞄准珠三角的制造业,开发基于IPv6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新基建将会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的建设,也赋予了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更高的要求,一些与垂直行业融合的应用期待网络具有超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的能力,这正是IPv6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运营商希望精准的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同时保持对网络的控制权和安全性。ICP和工业客户希望网络业务能力能够开放和灵活按需提供。与IPv4与MPLS相比,基于IPv6的SRv6和APN6在兼容运营商和客户要求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IPv6的价值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升。IPv6可编程空间的潜力很大,一些标准化机构已经立项研究IPv6+和New IP,所以还有很多空间,有待于我们开发和标准化。
全球IPv6论坛主席拉提夫•拉蒂德:向纯IPv6演进的全球互联网
对于网络协议而言,双栈并行不利于IPv6的发展,致力于纯IPv6的先驱们已经验证了这点。我们正在向一个端到端可控的全新互联网演进,比如谷歌、Facebook、YouTube等都是纯IPv6的最佳实践代表。使用IPv6可以拓展新功能实现端到端模式,在企业内外实现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单点传输,尤其是在需要高质量服务的场景下。
基于IPv6的物联网将会取得更大成就,IPv6结合5G能够在更多的设备得到使用,尤其是物联网。在未来的网络部署过程中,在5G这种诸如低延时场景中,物联网垂直领域使用纯IPv6能够简化部署。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促进云网时代的IPv6发展
泛在智联以及5G、AI和云的融合会带来应用场景差异化丰富的需求,IPv6是基础使能要素。以中国电信为例,我们将继续推进IPv6的规模部署,提升网络质量,优化网络端到端的贯通能力,以IPv6/SRv6为基础构筑5G和云时代智慧连接的基础网络,全面实现云网一体化和端-管-云的全程智能化。
同时IPv6新技术创新也将继续加强,发挥IPv6形成新的网络和业务方面的能力和优势,推进IPv6在物联网和云计算新型场景的应用,全面推动IPv6方面技术和产业的全面合作,构筑和完善良好的IPv6产业生态。
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田辉: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创新体系
整个IPv6的规模部署分为可用、好用、爱用、全用四个阶段。在推进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末端(2026-2035年),希望用户不再使用IPv4网络,全面实现IPv6。
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一直在推进建设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通过对IPv6基础资源、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网站及应用、IPv6用户等信息的采集和主动探测,建成国家级发展监测平台,形成对网络、应用、终端、用户、流量等关键发展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力。
IPv6+不是说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激发IP网络的商业价值,要通过技术的创新带来商业的价值。目前工作组今年整个IPv6+所开展的重点工作,主要是IPv6的标准和技术研究以及IPv6+应用创新项目,除了运营商开展落地的先行先试,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像石化行业和金融行业也开始加入IPv6+创新的项目中。
互联网国际名人堂专家村井纯:互联网助力日本抗疫
此次疫情对日本的信息通信技术策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从7月起即将开启重新定义信息技术战略,这其中就包括了抗疫经验何更好地帮助调整未来日本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了日本农业、渔业、林业、教育、智慧家庭等众多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日本的医院在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所有设备通过网络向医院和健康中心传输数据,实现医院到家的连接,改变了原有的方式。这对新时期、新型社会、新型区域的信息通信技术环境说无疑是一项重大改变,所以说IPv6是新设备进行互联的核心。
圆桌论坛:推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技术协同创新
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曹文炼、中国特色自贸港研究院副院长朱华友、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委员李振斌、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田辉、ETSI IPv6 ISG副主席解冲锋等专家,就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技术协同创新展开讨论。
他们认为,疫情期间对于传统产业冲击巨大,但在危中有机,新的问题、新的需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中国新基建的产业加速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发展,IPv6、线上相关的产业、新基建等都是新机会。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这对于互联网都是重大利好。
有机遇就一定也面临着挑战。对于从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而言,一定要做到网络创新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才能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创新是需求推动的,中国有更多的企业实体走到了国际前沿,不断进行国际间技术交流,通过需求触发更多的创新的机会。
那么该如何创造一个更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产业环境?一是符合市场规划的政策创新,如果市场创新和政策创新能结合起来,中国未来发展的机会就很大。二要调动社会资本、政府资本的积极性,可以借鉴老基建的套路在新基建上释放能力,这也是中国市场吸引境外投资的机会。三要开放国际合作的空间,和国际专家共同推进,研究新技术制定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