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自矿出 玉从心生——谢先德院士走进东莞理工学院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0-11-04

谢先德院士结合个人成长和科研经历畅谈科技“中国梦”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莫文艺 通讯员 袁仕联)11月3日下午,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专题活动“院士湾区校园行”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举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矿物物理学家与高压矿物学家谢先德走进东莞理工学院,开展“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 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专题报告会。


微信图片_20201104100049.jpg


报告会上,86岁的谢先德院士结合个人成长和科研经历,从国防科研任务、空间科学研究等方面,与东莞理工学院学子分享了他将个人追求与祖国需要紧密结合、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人生故事,勉励青年学子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助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回忆起当年参加地下和地面核试验的经历,谢先德感慨万千。他介绍,1964年,他开始参与地下核试验的课题研究,后又负责地表喷发式核试验的效应研究。身处的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谢先德及其团队做了大量的爆前模拟试验和爆后的现场调查和室内测试。1969年,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时,谢先德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我们在地下和地面核试验项目取得的成果充分说明,再难的研究课题,只要你不忘初心、抛弃名利,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和严密的科学实验,大家同心协力,认真扎实地钻研进去,坚持到底,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谢先德说。


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谢先德在国内开展了天体矿物学的研究,并对这些神奇的“天外飞石”充满了探知的欲望。迄今为止,谢先德发现和参与发现的新矿物有20种,其中12种新矿物以中国学者姓名命名,均获得国际矿物学会矿物分类及新矿物命名委员会(IMA-CNMNC)的批准,其中包括以谢先德院士的姓氏命名的“谢氏超晶石”等。他希望,国际上能有更多以中国学者姓名命名的新矿物。


在互动交流环节,谢先德就当代青年科研人员如何做好科研、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等问题,亲切地为现场的青年学子答疑解惑,“传经送宝”,言谈间寄托了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


如今,作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谢先德,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带领着年轻一代。“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谢先德说,他深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哲理性,并寄望青年一代,要立定志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今后争取做一些真正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前辈们的开创的宏伟事业发扬光大。


参加报告会的同学们表示,谢先德院士的分享让他们获益良多,不仅传递着科学精神,更带来了人生指引,谢院士年少怀远、矢志报家国的情怀也让他们深受触动,他们将学习谢院士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刻苦努力,为祖国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据悉,为更高效率地加快本土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广东院士联合会组织策划名企名校院士行、院士专家校园行系列活动,自2014年成立以来,共组织院士校园行113场次,活动反响热烈,不仅展现了科学的魅力,也激励着青年学子奋发图强,用科技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