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犀”它,爱“犀”它,长隆喜迎“犀”世珍宝的成功二胎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1-02-04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陈尧)近日,长隆集团成功繁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犀牛幼崽,如今它们满月了!


犀牛2.jpg


据拥有二十多年动物保育经验的动物保育专家杨汉东介绍,在犀牛怀孕期间,兽医和保育团队会每月定期给犀牛采血,监测其健康状况,同时确保每月监测环境菌的数量;饲养管理团队在犀牛生产前半个月会提前准备好产房,彻底将产房冲洗干净,做好消毒工作,铺上柔软的垫草,让犀牛提前住进产房适应环境,并提前一周安排管理人员24小时轮班,不间断通过监控观察母牛的变化。2021年1月3日凌晨1:00左右,母牛开始出现临产迹象,1月5日凌晨3:25母牛顺利产下小仔,生产过程顺利。


目前,白犀牛幼崽已合群,和“爸爸妈妈”以及“哥哥姐姐”们一起欢快的在草地上享受阳光和草食。


犀牛3.jpg


据悉,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从1997年起引入犀牛进行饲养管理。在24年里,建立了长隆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源基地,目前有三大犀牛种类,共四十多只,其中白犀牛近30只,至今繁育成功的白犀牛宝宝达10多只,形成国内最大的濒危白犀牛种群。


长隆集团的兽医和保育团队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犀牛饲养、繁殖管理等技术与方法。在犀牛幼崽时期,通过医疗训练、人工辅助采奶等手段,让出生后不能采食到母乳的黑犀牛幼仔通过补奶的形式恢复体力,吃上母乳,得到正常发育;在犀牛其他时期,扩大犀牛的活动范围,训练公兽的爬跨能力,以及匹配充足的饲料、强大的医疗及技术人员做后盾等,从软实力、硬实力等方面持续创新建设,为犀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犀牛1.jpg


此外,长隆集团清远建立了“清远长隆动植物种源基地”,专注于珍稀动物的饲养、研究、繁殖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长隆集团表示,愿继续致力营造野生动物世界种群的优良栖息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同时不断加强建设本土物种的种源基地群和活体资源库,与各界精诚合作,努力提升动物的营养与保育的科研水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全球动物的保护与繁育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