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为佛山产业提质增效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赵乔彦)佛山是广东省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先行者和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是广东省最具经济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2020年以来,在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佛山保护中心”)以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快速确权为工作主线,以打造“IP和事佬”调解品牌为引领,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建立智慧平台为支撑,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做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主体到访佛山保护中心,感谢佛山保护中心开展专业调解,帮助化解纠纷
用心做好快速保护
过去的一年,快速预审量质齐升,接收预审申请2170件,同比增长235.9%;预审合格1222件,同比增长465.7%;获得授权982件,同比增长622.1%;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授权率达100%,5件发明专利获得“一次性”授权。受理量和授权量均位于全国保护中心前列。快速维权成效显著,处理电商侵权案件397件,调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203件,调解成功43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首批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试点中佛山保护中心名列全国第三。快速确权深入推进,主动对接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协助开展专利无效巡回审理和远程审理案件8件,辅助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到企业开展现场勘验。
用情化解纠纷矛盾
聘请岭南画派画家、省著名漫画家孔庆池教授原创设计了佛山保护中心专有调解员动漫形象——“IP和事佬”,并进行公开发布,同时对其进行版权登记和商标注册,通过生动有趣的动漫形象,提升调解工作的亲和力。创新将“IP和事佬”调解员队伍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综合运用“调解+仲裁”手段,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案,帮助众多纠纷当事人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令双方满意的调解结果。《“IP和事佬”巧用“调解+仲裁”化解专利侵权纠纷》案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案件模拟演示活动中荣获“最佳展示奖”,成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个闪亮品牌。
用力提升服务质量
抓服务,围绕产业需求,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期间,创新惠企措施、优化受理程序,承诺24小时办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创新主体的各项业务需求,18件专利申请通过绿色通道获得快速授权。与此同时,不断强化与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载体的合作,为宏石激光、东鹏集团等创新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63家创新主体获得专利授权并成功认定为高企,培育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包括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5家。
抓质量,制定业务规程,推动保护工作规范化。实施“个人预审-两人互检-部门质检”三级质量把控机制,畅通预审业务内循环管理,同时,在“预审-代理机构-备案企业”三个环节上实现预审业务外循环闭环管理,强化了快速预审双循环管理,预审案件周期及预审质量实现有效把控,营造了良好的专利预审生态环境。在仲裁调解上,立足流程优化,提升工作质效,创新案件“二次筛选分流”程序,实现“快筛、快调、快处”高效办案;优化仲调对接工作流程,缩短仲裁流程,快速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编制完成5套《知识产权调解仲裁服务指导性技术文件》,为其他地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用智助推保护能力提升
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此,佛山保护中心汇聚专家智慧,建立智库平台,储备了知识产权、法律、装备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专家207名,通过PC端和手机客户端可实现线上专家随机抽取和检验鉴定,提升办案效率和侵权判定准确性,为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特别是基层执法办案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运用新技术,创新保护模式和手段,与市版权保护协会共建电子证据固化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快照取证、录屏取证、过程取证、移动端取证四种方式实现快速取证和证据固化,同时也方便司法机关在线对电子证据进行勘验,提高审判效率。
佛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指出,2021年,佛山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围绕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下一步,佛山保护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关注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选取部分新产业企业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继续提升预审质量和效率,结合佛山市对氢能产业、芯片产业重大布局,争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扩充新的专利预审服务领域,切实为佛山产业提质增效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推动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