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歪脖子”,不是卖萌可能是病!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李娜2021-04-28

很多家长感觉宝宝喜欢“歪脖子”,以为是在卖萌,殊不知,可能是得了先天性肌性斜颈病。黄埔区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刁思玲告诉记者,先天性肌性斜颈即是民间常说的“歪脖子”,是指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向另一侧偏斜的病症。简单来说就是脖子歪向一边,临床常见于幼小婴儿。


发病原因和鉴别方法


病因:由于胎儿颈部在宫内扭转,又因宫内体位限制至分娩导致胸锁乳突肌缺血、水肿以致纤维化和挛缩。很多初生婴儿并未有任何异常,但随着一天天长大(一般在生后2-3周出现),逐渐表现出婴儿头向患侧偏斜,下颏转向对侧。外观上看起来就是“歪脖子”。严重的病例,家长有时可在胸锁乳突肌内触及硬而无痛的梭形肿物。


鉴别:颈椎畸形、颈椎外伤半脱位、单侧性颈部感染所致淋巴结炎、视力不正常、颈部双侧肌力不对称、颈髓肿瘤和肌痉挛等所致的获得性斜颈及姿势性斜颈。

   

要注意的是,“歪脖子”是病,得治,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儿肌肉远段为纤维条索代替,头部因挛缩肌肉的牵拉向患侧偏斜。久而久之,头与面部因不正常的位置可产生继发性头、面及颈椎畸形,影响骨骼的发育最终导致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和上胸椎出现侧弯畸形。不仅影响孩子形体美,严重还会影响孩子的心肺等功能。


预防和治疗

  1. 每次喂奶、饮水时都从斜颈的患侧方向给予;尽可能多地用声音和彩色玩具引导患儿主动向患侧转头;


2.在卧床时,坚持健侧(即正常的一侧)靠里面,这样可利用室内环境中家人走动、讲话等声响起到引诱患儿的头转向患侧的动作,从而达到主动牵动治疗的目的;


3.小儿推拿治疗:对于6月龄之前的小婴儿,推荐小儿推拿治疗,无痛不闹可配合,而且,效果明显。


4.对于保守疗法无效或被延误的2岁以上的患儿,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矫正外观畸形,改善颈部的伸展和旋转功能。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即便手术治疗,面部的不对称也很难恢复,最终影响心肺功能和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