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学党史感悟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郑德胜2021-06-21

我喜欢结合读毛泽东同志诗词学党史,毛泽东同志史诗般的诗词实际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生动诠释。我尤其喜欢毛泽东同志1931年写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其中诗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读来令我震撼,使我更深深领悟到并深以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创基立业的致胜法宝。——作为后来人,我虽未经革命战争年代,却有幸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参与了新时期农村科普事业的建设历程,因而更具体地见证了党是如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践行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强烈感受到党的奋斗史上闪耀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光芒。


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党中央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迫切需求各类种养实用技术。刚恢复建制的中国科协组织按照党中央部署,接过对农民科技培训教育重任,打开了科普工作新局面,赢得党和国家对它的“科普主力军”称誉。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普事业实现从无到有,篷勃发展,其实靠的就是党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法宝。那时,我作为一名科普战线新兵,目睹了一大批科协老党员、老同志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开拓农村科普事业。


——他们很有一股创新和执着精神,善于从实践中把握工作取向:根据需要,顺势而为,紧密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地开展一系列农村科学种养实用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活动,开创新时期农村科普新局面;


——他们总是依靠群众,满腔热情积极扶持农民创举,发展农村科普组织。1980年我省恩平县出现全省第一个农技协会——牛江镇水稻研究会,其后新兴县簕竹镇养鸡研究会、梅县沙田柚研究会等一批农技协会相继诞生。省科协在省委支持下大力扶持、及时总结推广,全省农技协会如雨后春笋出现,全省农村科普组织体系藉此构建起来。至九十年代初全省建有各类农村种养专业技术协会6000多个,拥有会员12万人,遍布城乡;


——他们善于发动群众,积极吸纳农村能人巧匠参与,培养农民技术员,建立起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推动全省农村科学种养的传、帮、带的技术互助活动篷勃开展;


——他们善于建立科普工作“统一战线”,积极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农村科普事业。八十年代,与省民委、省民政厅合作开展“民族地区科技扶贫”活动;与省委宣传部、省农委联合开展全省“科普文明村镇建设”活动。从九十年代开始,连续十年联合省委组织部开展对全省“百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培训”,在农村党员、干部带动下,全省农村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学用科技热潮,培养农村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看到那阵势,我心头情不自禁会涌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豪迈!


回顾在跟随老同志上山下乡干农村科普事业的那些日子,我见证了党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法宝代代相传。我领略到,正是“依靠群众”,让新时期科普事业开拓者具有了借助群众开创新生事物智慧开展科普工作;正是通过“发动群众”,建立起农技协科普组织,从而焕发出吸纳千千万万农民群众参与科技传播的伟大力量。我更目睹了,践行“服务群众”,让新时期农村科普工作得到升华,——高举科学的旗帜,让科普活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引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走向科学脱贫致富的道路。新时期广东农村科普工作伴随着广东从贫困走向温饱、向富裕小康挺进进程,有效地配合了农业从小生产向专业化、集约产业化、市场化经营迈进,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服务群众”的宗旨践行。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书画摄影征文作品评选——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