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权:争当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1-07-02

★建党100年·党员科技工作者风采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冯春)为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递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让我们一起听听党员科技工作者刘志权畅谈心得体会,讲述精彩故事。

 

刘志权,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材料服役可靠性研究中心主任,技术平台部部长。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博士后,大阪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工作,重点是微电子互连材料和封装结构的组织性能及服役可靠性。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重大02专项子课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4500次,获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开发的三维透射电镜表征技术(3D-OMiTEM)入选2011年度美国材料学会焦点新闻,并荣获2012年度美国显微学会创新奖(Innovation Award)。

 

谈及来深圳先进院的感受,刘志权表示,深圳先进院给人的感受首先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四千多人的科研机构平均年龄32岁多,到处都是年轻的面孔,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其次是学术气氛浓厚、学科交叉活跃,院内的显示屏和海报及邮件每周都在提示不同研究领域举办的报告会、论坛或研讨会,为开拓思路和深度融合提供了舞台。此外也深感深圳先进院的科研方向接地气,成果转化率高,对产业发展贡献大,是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实现科技报国的产学研一体化理想之地。

 

还记得入党的情形吗?刘志权回忆说,“我是高中提出入党申请,1991年5月大学二年级时,在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89级第一名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当时党支部大会上,两位入党介绍人及各位党员同志既指出了我存在的不足,也勉励我在今后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成为我后来学习、研究以及做党务工作的信念之一,大学期间获评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学生干部,工作后获评中科院单位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作为科研工作者,党员身份带来怎样的正面影响?刘志权表示,作为科研工作者,党员身份无疑增强了科技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在工作中除了关注本领域国内外科研动态之外,更加注重国内科技发展态势和产业需求,并结合到自己的科研实践中。“我所从事的集成电路材料领域,我国高端电子材料产品还存在诸多空白,严重依赖进口,这在近年中美贸易战以及日韩贸易摩擦中明确凸显,对国内信息产业发展造成威胁。我们在国内龙头终端企业的需求牵引下,结合十多年来金属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基础,正在开展高端互连材料的研发和国产化工作。目前,作为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在部分国产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研发领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科技工作队伍中的党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中,理应争当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