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裂中子源首台合作谱仪通过验收
7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首台合作谱仪——多物理谱仪通过验收,将于今年10月对外开放运行。多物理谱仪的建成和开放运行,将在我国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纳米等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和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提供重要的研究平台支撑。
散裂中子源谱仪大厅
据介绍,多物理谱仪是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第一台合作谱仪,于2018年9月开始建设。该谱仪的设计通量是同功率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全散射谱仪GEM的4到5倍,分辨率与兆瓦级美国散裂中子源SNS全散射谱仪NOMAD相当。此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开放通用粉末衍射仪、多功能反射仪、小角散射仪等3台谱仪。多物理谱仪通过验收,意味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第4台谱仪也具备了正式开展实验的条件。
“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建设,其中一个主要目标是开展长程有序但局域无序材料的结构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负责人殷雯表示,比如,大众所了解比较多的动力电池就是该类物质,将可借助中子多物理谱仪进行研究。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表示,自2018年8月23日正式运行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吸引了来自大湾区乃至全球的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大科学装置的虹吸效应持续显现,有效支撑了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截至今年6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超2000人,完成了来自全球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课题超过500项,覆盖了新型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新型超导材料、高强钢、太阳能电池薄膜等众多应用领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