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大井村:修旧如旧颜值高,古村即将蜕变为“南沙文化会客厅”
2021-09-14

★聚焦科普特色乡村

 

重现古村风貌,塑造高品质空间,让老村焕发新活力

 

张氏宗祠、尹城泉古井、文燕巷古井、大井通衢石刻……位于黄阁镇的西南面的大井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黄阁镇城镇中心村之一,因拥有全黄阁井口最大的“尹城泉”古井而得名。据了解,黄阁镇将全面推进文化强镇建设,在黄阁旧镇区域塑造南沙城市客厅的文化灵魂,打造成为“南沙文化会客厅”,大井村将是改造计划的重点区域。未来将运用现代手法改造大井村片区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历史建筑


微信图片_20210914142830.jpg


不久前,大井村更新改造示范段已完工开放。古朴的石板路,斑驳的青砖墙,在清幽的小巷中纳凉的孩童和老人……漫步在大井村,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大井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历史建筑和街区改造后呈现的新风貌。从村口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可以看到经过复原修复的“荷雅里井”“大井通衢”石刻、“老更馆”原址等历史遗迹。




走完约200米长的石板路,来到一个分叉口。左边是大井直街,两米多宽的小巷两侧,有众多青砖黑瓦古建筑,其中包括张昇楼这样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另一侧是是大井张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南沙现存宗祠中规模较大、清代风格保留较多的祠堂古建筑。

 

现在,宗祠里正在展出“凤凰之光——大井传统村落保护与复兴专题展览”。南沙黄阁见证了南宋亡国的兴叹、清初迁海的劫难、鸦片战争的硝烟和抗日战争的烽火,每每能在挫折中奋起,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就是“凤凰之光”,是浴火重生的能力,是勇毅乐观的精神。


改造方案介绍,具体在大井村的改造上,未来将运用现代手法改造大井村片区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历史建筑;保留张氏宗祠、尹城泉古井、文燕巷古井、大井通衢石刻等“黄阁八景”;保街巷,开绿廊,留广场,建花园,增绿降密,新老空间体系叠加,让老村落的传统味道展现新风貌,让每一处文物建筑都可以成为游客的打卡景点;同时,在大井直街增设宗祠广场、尹城广场等小广场,创造社交空间。更新后的大井村,将植入零售、商务、餐饮、酒店、文化等多功能业态。




来源 | 广州日报 文旅中国 广州南沙发布

编辑 | 张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