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所喜获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刘雷2022-04-20

本报讯(记者 刘雷 通讯员 徐晓璐)近日,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召开会议,审核确认了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成果“大洋板块俯冲动力学机制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获得特等奖,“牡蛎先天性免疫和环境响应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研究”获得一等奖。


大洋俯冲带驱动地球板块运动,控制了地球表面与内部的水碳循环,极大影响边缘海的形成演化,是大地震与海啸的发源地。研究大洋俯冲动力学过程与机制,对国际海洋科学前沿发展、国家重大需求、创新深海尖端技术以及防灾减灾都具有重大意义。获特等奖项目“大洋板块俯冲动力学机制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由南海海洋所、南方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11家国内优势单位的科学家团队紧密合作完成,开展了对大洋板块俯冲动力学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实施了跨越全球最深海沟的地震实验,拓展了大洋板块俯冲理论,揭示了环形俯冲对南海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研发了国际领先的万米级海底地震探测技术等。攻关合作研究推动形成了一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团队。该成果主要完成人为林间、李家彪、徐义刚、游庆瑜、张帆、周志远、孙珍、孙卫东、陈永顺、胡岩、徐敏、丁巍伟、蔡晨、杨宏峰、黄小龙、郝天珧、李春峰、夏少红、万奎元、赵明辉。


牡蛎作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不仅是广泛的养殖种类,更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免疫、抗逆性研究的典型生物对象。获一等奖项目“牡蛎先天性免疫和环境响应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研究”围绕牡蛎良好的免疫性能和环境耐受适应能力,系统开展了牡蛎先天性免疫和环境响应分子调控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阐明了海洋无脊椎动物独特的免疫和环境适应性的规律和原理,丰富了牡蛎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基础框架和演化模式,推动了无脊椎动物免疫学的发展,为海洋贝类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优良种质创制和病害的免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候选靶标,为推动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该成果由南海海洋所喻子牛、张扬、向志明、毛帆、李军、肖述、张跃环、马海涛、秦艳平共同完成。

  

图片1.jpg 

图1. 特等奖项目研究大洋板块俯冲机制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


图片2.jpg图2 牡蛎天然免疫的分子框架和关键调控事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