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科学大讲堂第96期“探索飞行汽车”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未来,人类会坐上飞行汽车吗?5月22日,由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96期,邀请小鹏汇天副总裁、品牌营销总经理仇明全向大家介绍飞行汽车的发展历程,分享对飞行汽车的探索之路、核心技术“护城河”、未来应用场景等内容。精彩讲座激发了亲子家庭对飞行汽车的兴趣。提问环节,现场大小观众积极参与,尤其是中小学生更踊跃。
仇明全介绍,全球看到的汽车,从超跑、两厢车、三厢车、SUV等大同小异,造型稍微有差异,但是飞行汽车之前没出现过。不像直升机、大飞机和战斗机,将无数的理念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无数的构型。飞行汽车至今还是个新物种。
飞行汽车目前发展到什么状态,有什么类型,飞行汽车跟目前常见的汽车有什么不一样?仇明全先介绍了飞行交通的演化。最早人类是步行,随着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轮船、飞机。后来出现了既能在海上航行,又能在天上飞的一种交通工具——海空两栖私人飞机。依靠原有的飞行动力,海空两栖飞机可以在海面上像摩托艇一样滑行,满足了海空两种用途,这是将天空和海洋结合在一起。 有人又想,能不能把海洋和陆地结合在一起。水陆两栖汽车“美洲豹”,充气的时候,就是小型的游艇,着陆后就是小型汽车。
仇明全科普了三个飞行交通工具的名词。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它能像直升机一样着陆和起飞,所以不需要一个超长的机场跑道,这是eVTOL的核心优点之一。 UAM:城市空中交通,这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型客运、货运交通方式。这个新兴市场是几十年来航空航天业主要创新的代表。 AAM:先进的空中交通。以UAM概念为基础,用于城际空中交通的各类运营。
关于飞行汽车发展趋势,仇明全说,在技术积累方面,过去15年来以三横三纵为基本技术架构的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这种自主研发能力使我们有能力面向飞行器的一些特殊需求,去完成新能源动力系统产品的开发。同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也将对飞行器的智能网联化进行快速赋能。在产业支撑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带动,我国新能源智能网联已初步建成较为成熟的供应体系。在电机、电池、电控领域,我们国内都有完整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供应企业。这些企业已从传统能源时代的代工模式转换成了自主开发的创新模式。在智能网联领域,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主要部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兴供应合作伙伴。这些都给飞行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仇明全介绍,大家想象一下,中国每年有2000多万辆汽车,高端汽车一年销售200万辆,如果飞行汽车是1%的份额就是2万辆,这个市场份额也不小了。
根据行业预测,亚太地区国家将在2030年之前实施先进空中交通(AAM)服务,到2030年有望在AAM市场拥有超1000架飞机,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到 205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近10万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仅亚太地区的AAM服务收入可达369亿美元。飞行汽车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明天。
在观众提问环节,有小朋友提出:飞行汽车是否会出现乱频的情况?飞行汽车有自动驾驶的功能,是否会遇到黑客系统侵入,导致飞行系统危险?仇明全表示,这是世界性难题。系统开发、设计及防护都非常严格,会进行反复测试。 手机也会出现黑屏的问题,我们要确保不出现黑屏和死机的情况。万一出现了,也不影响驾驶和使用,这就是安全备份。任何东西,从概率来讲,没有百分之百绝对,我们要做到的是将这个值做到绝对小。
本文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