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防溺水,切莫一人游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何蝶琴2023-06-30

6月16日,福建浦城一游泳馆发生了一起溺水事故,一名8岁男孩不幸溺水身亡。这个事件让人痛心,更叫人警觉,原来,不仅是户外,连在正规游泳馆里游泳都会发生溺亡!


炎炎夏日已到,美好的暑假准备开启,为了让孩子们平安渡过假期,广州市番禺区天誉加拿达幼儿园全园开展了“预防溺水 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班会,刘燕园长强调:“暑假防溺水,切莫一人游,家长须盯紧。”


微信图片_20230630172102.jpg

李碧梅老师给学生上“预防溺水 珍爱生命”主题教育班会


防溺水“六不准”“8要点”


刘燕告诉记者,园内各班的主题教育班会上,老师们都教导了孩子们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一是不准私自或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二是不准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钓鱼、戏水、游泳;三是如果发现朋友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等,不准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四是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五是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六是身体不舒服时不准下水游泳。


她表示,会游泳≠不会溺水,呛水、抽筋、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游泳圈≠救生设备,游泳圈不是救生设备,任何充气玩具都不能代替家长的看管;有救生员≠不会溺水,救生员做不到时刻盯住每一个孩子,能时刻盯住孩子的只有家长。“所以,家长的陪伴和监管最重要,没有父母在身边,不能私自下水游玩。”


“对于家长或看护人来说,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可能低头看手机上一条新闻的时间,孩子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刘燕还提到,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1.不要私自让孩子下水游泳,家长必须时刻在旁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让孩子下水施救他人。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除了给孩子们明确防溺水的原则,老师们还向孩子们传授了万一溺水如何自救的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如何辨别孩子溺水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溺水≠会大声呼救,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不是像影视剧中表演的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刘燕介绍,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那么,如何辨别孩子溺水了呢?可通过这7种迹象来辨别:


1.溺水儿童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或发出声音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儿童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儿童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就要警醒。


溺水后的正确抢救措施


刘燕说道,溺水儿童最开始表现为恐慌、屏气、拼命挣扎,最终发生反射性吸气用力,当水进入下呼吸道时,喉头会发生反射性痉挛,也就是关闭了呼吸的通道(“干性溺水”),从而导致低氧血症,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肺(肺不张、肺水肿)、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心脏(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肾脏(急性肾损伤)。也就是说,溺水儿童并不是吸入或者吞入过量水分而导致的意识改变或者死亡,而是低氧血症,也就是缺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所以,对溺水儿童采取倒立、倒挂、按压腹部(海氏法)等“控水”措施是十分不妥的,这样做反而会延误正确的抢救时机。如何让缺氧的孩子获得足够的氧气才是抢救的关键!


首先,应尽快将溺水儿童脱离水源。当救援者意识到有人可能溺水时(身体近乎垂直、不停地手臂向下划动或踢腿、蹬腿,但是却没有往前游),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任何可及的措施(工具)将溺水儿童从水中移出。注意!手拉手结成“人链”施救很危险,可能出现连环溺水事故,特别是水流湍急时,绝不可行。救人时,最好从背部将落水儿童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第二步,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儿童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第三步,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儿童的腹部,让溺水儿童头朝下,拍背。


第四步,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儿童,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第五步,吸氧。如果现场有医疗条件的话,可对溺水儿童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儿童的人中等穴位。


第六步,脱下外套。如果溺水儿童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仅靠主题教育班会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教育工作要从小事着手、娃娃抓起,并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谆谆教导,才能确保孩子们无安全事故发生。”刘燕表示,班会课上,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给孩子们讲了很多溺水的故事和相关知识,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认识溺水的危害性,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用心倾听孩子们的表述,及时进行梳理与小结,让孩子们掌握一些基本自救、自护、互救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幼儿园还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防溺水学习资源,带领孩子到水边玩耍时要及时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