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心·健康行”,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在中西医结合胸痛救治暨中医院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专题会上,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显院长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霍勇以及方唯一、向定成、朱明军、丛洪良、张敏州、李春洁教授等一起启动了全国中医院胸痛中心高质量建设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
随后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医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导师、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敏州教授在会议上,围绕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特别是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救治模式作学术报告,得到与会专家及参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张敏州教授作学术报告
据了解,2010年12月经广东省中医药局的批准,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以下简称“胸痛中心”)正式成立,由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军人物陈可冀院士等领导为胸痛中心成立揭牌。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大德路总院胸痛中心依托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急诊科、介入中心及呼吸科等多个科室组建而成,为胸痛患者提供最好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2018年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国家级胸痛中心,2022年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再认证。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开创了全国中医系统多个第一,最早创立胸痛中心,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最早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医药防治研究的单位,第一家开通24小时AMI抢救绿色通道的单位;胸痛中心结合现代技术,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在国内率先提出并推广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救治模式。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敏州教授为104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脏植入支架,并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让病人安度110岁,创医学世界纪录。2022年,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救治102岁高龄第二次AMI患者,让患者转危为安后顺利出院。创新心肌梗死患者院外延伸服务的新模式——《塑心学堂》,以学校模式做好心脏康复和健康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塑心学堂》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质服务项目。胸痛中心在全国一千家胸痛中心评审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三荣获2020年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奖项。《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于2023年作为团体标准通过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并全国推广。《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指南》获得2023年第二批广东省地方标准立项。
胸痛中心牵头成立全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以此为基础与周边医院区域联动,建立“2小时生命圈”。以广东省中医院为中心,将转诊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AMI患者与区域诊疗连接起来,向外辐射,以挽救更多生命。目前已与18家基层医院签订协作协议,纳入胸痛中心的体系,可实施病人双向转诊。
在2020-2023年间,胸痛中心患者门球时间(Door to Balloon)平均时间64.8分钟,多项质控指标均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张敏州教授带领团体以“益气活血化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关键技术体系创建及临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