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讯(记者张文鑫 摄影 黄彩霞,赵熙)为进一步推动“粤航科教计划”,提升空天科教工作者能力,助力空天后备人才培养,打造空天科学教育的“新质生产力”,4月18-19日,2024年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科学教育工作会议暨科技教师能力提升会议在首批“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示范校”珠海市第一中学隆重召开。
会议由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主办,广东科技报社、珠海市第一中学承办,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空学院、珠海市三灶镇海澄小学及珠海太空中心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梅卫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席教授、资深航天战略规划专家赵金才,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公司副总工程师、AG600型号副总设计师罗琳胤,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伟峰,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珠海航空学院院长孙长江,广东科技报社社长、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炜哲,珠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周佩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全省70余名校长、科技教师代表参加本次培训。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张六安致欢迎词。
会议现场,表彰了“2023年航空航天教育先进个人”、“2023年航空航天科普工作先进学校”、“2023年航空航天教育特别贡献单位”,并对“2024年-2026年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进行授牌。
加强特色学校培育工作
推动空天教育发展
张炜哲在会议上致辞,总结了学会的科学教育工作,并作了年度工作规划。
2023年,学会联合广东科技报社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包括大型院士专家课堂和青少年空天科技教育研讨会等,致力于推动“粤航科教计划”,打造出广东省的航空航天特色。同时,学会还策划了多项品牌活动,并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荣誉。近期,学会将与广东科技报社合作举办广东省“中国航天日”科普系列活动。
活动同期举行了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启动仪式。
优秀案例分享各具特色
赵金才教授作主题为《多维度全要素的航天系统科学科普培训方法——航天科普工作经验》的报告分享,全方位、系统化地介绍航天科普工作的方法论,同时向参会老师普及了航天重点板块,包括天宫“变形记”、运载火箭的发展、“嫦娥探月”。
除专题讲座外,本次活动,各地区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成员聚首一堂,就航空特色教育理念分享各自经验。参会老师向记者表示,优秀案例分享各具特色,很有启发性。
广东华侨中学副校长陈磊作主题为《创新 协作 使命——广东华侨中学空天特色教育工作分享》的报告。
恩平市冯如小学党支部书记、校⻓冯奕安作主题为《筑梦航空 科创未来》的报告。
为加强交流、拓宽视野,本会议安排多场参观交流活动。两天的会议中,参会人员一行在珠海太空中心浏览国家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最新成果,前往中航通飞华南公司AG600生产线了解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历程,以及参观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三灶镇海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