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举办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4-04-25

促“知产之花”结“产业之果”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罗晓娜)催绽“知产之花”,早结“产业之果”,蹚出“新质之路”。4月25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由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向‘新’而进 ‘知’创未来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活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活动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及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大力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助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活动现场.jpg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高国盛在活动上表示,广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通过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构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体系、促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希望广州开发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形成更多彰显特色的“广东经验”。

 

活动期间,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新型储能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等系列知识产权成果纷纷“亮相”。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黄埔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打造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枢纽助力“百千万工程”

 

英德红茶、新会陈皮、萝岗糯米糍……走进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的地理标志展示馆,琳琅满目的地理标志产品陈列在展台上,逐步走近,各式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便跃然眼前,共同诉说着区域经济因地标而兴的生动故事。

 

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是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广州开发区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合作共建的标杆性项目,于活动当日正式揭牌运营。


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揭牌.jpg 

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揭牌

 

基地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地理标志大厦3—4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区和众创空间两大区域。其中,公共服务区约1800平方米,建设了地理标志展示馆、体验中心、直播间、交易中心、会议路演厅、保护服务窗口等;众创空间约1400平方米,计划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和运营团队,开展地理标志品牌运营、供需对接、市场拓展等市场化服务。

 

基地现场启动“地标产品好货节”,拉开“粤享地标好货巡礼”展销序幕,通过现场展销、直播带货、贸易洽谈等方式推广销售广东地理标志产品,后续将定期在广东21个地市商圈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展销活动。广东顺天道智慧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英德市龙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壹条鱼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现场与基地签约,作为首批地理标志单位集中入驻。

 

开设ASPEC服务绿色通道助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当天,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也正式揭牌。该中心是广州市“1+1+N”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区级节点之一,设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可为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检索、业务咨询、公益培训、服务对接等公共服务,利用入驻服务大厅的来自RCEP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业服务机构资源,还可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外海布局、风险防控等一站式服务。

 

服务绿色通道揭牌.jpg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东盟专利审查合作(ASPEC)服务绿色通道揭牌

 

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一级调研员蒲暾介绍,广州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初步构建了立足广州、面向华南、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市场化交易运营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挂牌,供需对接、交易撮合、资产评估等服务,引导创新主体通过转让许可实施专利转化。

 

依托国际知识产权资源集聚优势,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同时开设东盟专利审查合作(ASPEC)服务绿色通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发展,进军东南亚市场,但由于东南亚地区专利申请流程差异较大,导致部分企业在东南亚市场难以快速有效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探索通过ASPEC计划,设立东盟专利审查合作(ASPEC)服务绿色通道,通过开展宣传培训、服务对接等形式,帮助区内企业快速获得东盟地区专利授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效,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据介绍,ASPEC计划是东盟的9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之间的专利工作共享计划。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利用参与该计划的某个东盟成员国知识产权局(第一知识产权局)就相应申请出具的检索和审查报告,加快参与该计划的另一个东盟成员国知识产权局(第二知识产权局)对其专利申请的审查。目前,在任何参与该计划的东盟成员国提交的专利申请都可以通过ASPEC计划加快专利申请的审查。此外,申请参与ASPEC计划不会产生任何官方的费用。

 

此前,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已设立国际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服务窗,打通国外专利快速审查通道。2023年,PPH服务窗累计受理114件申请。

 

活动上,高国盛副局长特别指出,企业要结合发展战略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在申请国家和申请途径上综合考量,灵活制定布局策略,为产品、技术进入海外市场保驾护航,切实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提升专利市场价值

 

在广州开发区,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该区以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为引领,面向重点产业实施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表彰区内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异成绩,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活动现场特别为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颁牌。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颁牌.jpg


优势企业颁牌.jpg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该区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0家,其中2023年新增示范企业10家、优势企业22家,总数创历史新高。

 

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广州开发区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企业高价值专利创造,着重提升专利质量,充分实现专利技术在市场中的价值。


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授牌.jpg 

 

2022年该区认定首批1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在首年建设期中,10家中心建设单位合计投入知识产权经费超2000万元,产出发明专利1423件,实现专利许可转让221件,工作成效良好。“今年,我们继续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设工作,新认定了20家,从数量和产业覆盖规模上看,均较首批有所提升。”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家建设单位所属行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近3年专利产品年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万元。

 

加强专利技术转化提升产业含“智”量含“绿”量

 

当前,广州开发区正深入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我们加强各方统筹协调,推进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加速转化工作,力争让更多‘专利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黄埔区人民政府一级调研员杨家伟在活动上表示。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2023年7月,广州开发区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开展新型储能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及导航成果应用研究。

 

研究成果《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新型储能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广州开发区在新型储能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基础较好,近5年专利申请势头强劲。截至2023年8月,全区新型储能产业发明专利总量为2234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量707件,占比31.65%,与全球、中国、广东有效发明专利占比基本相当。

 

针对新型储能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报告建议深入挖掘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专利供给水平,紧跟龙头企业专利动态,从细分领域积极布局外围实用技术,通过特定前沿技术专利微导航分析,抢占专利布局制高点。

除了“绿色化”,“智能化”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词。为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充分释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价值,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广州开发区在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利成果转化对接。

 

来自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侯西龙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何喜军分别进行“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驱动的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人工智能领域专利运营的思考”的主题分享。广州市智能驾驶视觉感知重点实验室、广州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埃特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现场发布铁路无线通信信号监测、自动驾驶、雷达感知跟踪领域的技术转化需求。

 

接下来,广州开发区将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专利微导航、“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证券化、汽车专利转化运用大赛等方面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