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联合在广州举办2024年第四届华南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论坛暨《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医院宣讲会。会议邀请到《条例》制订参与者、行业专家,紧贴医疗行业最为关注的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过长、科研人员转化动力不足等“堵点”问题,对《条例》及《广东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政策法规展开宣贯讲解,为医院领导、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负责人、医疗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政策指引,为医院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处长张一愚,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洪波,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出席宣讲会。宣讲会开幕式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科研处负责人颜建云主持。
据悉,《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科技创新众多领域提出了多项首创性制度,一举摆脱各地探索、试点性质的科技创新政策,将现有政策上升为法规。值得医疗行业关注的是,在《条例》中首次明确提出“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在科研自主权、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与科研机构适用同等政策”,旗帜鲜明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营造了有利于医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环境,为医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松绑”“赋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一处处长范秀娟以《新形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分享》为题,根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体系,对新时代科研管理改革与成效、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新举措进行经验分享。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四级调研员斯恒通过《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成果评价、成果转化以及如何做好成果转化工作等进行了分析解读。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佐菁重点对《条例》中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有关内容进行解读。他强调,《条例》着眼于推动广东省强化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流动机制等九大方面,而在科研机构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能力,强化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
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丁长海围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分级指引》,从临床研究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结合临床研究实例,为与会人员介绍了相关概念与分级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处处长施国明以科技创新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果。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医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参会专家围绕科研投入增加、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优化科研环境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表达了对未来更多政策扶持的期待。大家一致认为,《条例》的出台将极大地促进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医疗科技进步。接下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本次宣讲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广东省在推进医疗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会议不仅增强了各医疗机构对《条例》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各方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形成合力,加速推动优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最终惠及广大患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更好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