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举行春季战略研讨会 部署2025年工作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5-02-18

提质增效启新程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费思迎 图片 安沛)南国早争春,奋斗正当时。2月15至16日,华南农业大学在丁颖礼堂召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暨2025年春季战略研讨会。

 

作为华农发展的“提质增效年”,2025年至关重要。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华农如何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舞台上脱颖而出,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中展现华农作为?如何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好省委“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如何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筹备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在保持发展定力中育新机、开新局?


研讨会现场.jpg

 

会议以“凝心聚力谋新篇,提质增效强动能,以更扎实作风和高质量发展迎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主题,全面总结学校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校党委书记李凤亮作了题为《“五路并进”谋新篇 提质增效启新程 凝心聚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校长薛红卫传达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并以《向新提质 实干增效 奋力谱写“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工作报告。

 

李凤亮指出,2025年既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大考之年”,又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承启之年”,也是迎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的“关键之年”,推进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及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大势,走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五条“必经之路”,即内涵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科学治理、文化引领之路。

 

李凤亮强调,走好“内涵发展之路”,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党建领航为核心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聚焦战略支点,明晰办学定位、目标和方向,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典范;走好“改革创新之路”,要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一体化改革,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打造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新格局;走好“开放合作之路”,要双循环驱动“引智入校”与“赋能社会”,积极打造校地共进体、校企联合体、国际协作体、校友共同体等多维“开放合作”网络;走好“科学治理之路”,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提升治理效能,着重要以协同治理提升管理效能,以数智治理赋能决策中枢,以安全治理筑牢发展根基;走好“文化引领之路”,要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打造多元文化矩阵,厚植“华农精神”文化基因,构建特色文化品牌体系,以文化软实力驱动办学硬实力。

 

薛红卫受校党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24年,学校紧紧围绕“4+2”重点工作布局,实现了在“双一流”建设的大干之年有新突破、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大考之年有新成效、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大进之年有新作为、在办学 115 周年的大庆之年有新面貌的目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党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学科建设成果更加显著,人才培养质效更加彰显,教师队伍力量更加壮大,科研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服务乡村振兴品牌更加闪亮,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出彩,内部治理改革更加深化,校园民生实事更加暖心。

 

锚定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2025年华农如何系统谋划、稳中求进、提质增效?薛红卫指出,必须深刻理解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当前制约一流建设的短板弱项,把握好学科优化“先手棋”、人才引育“压舱石”、科技创新“动力源”、资源保障“支撑点”这四个关键,集中攻坚急需提质增效的重点领域,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一是要凝练特色优势,科学谋划发展,一体化制定“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党代会战略目标、新一期“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大力推动“学院-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二是要聚焦提升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后半篇文章”,推动研究生培养“量质齐升”。三是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四是要加强平台建设,激发创新动力,集中向前沿科研领域发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当先锋、打头阵。五是要加强资源汇聚,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对外全面战略合作。六是要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开展二级单位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估,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七是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廉洁校园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