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主办的“科创广东”科技成果推介会暨2025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大会在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园(沙河顶校区)举行。本次大会以“破界·共创,科技赋能未来”为主题,政府领导、科技专家、行业领军企业等近百人参加,汇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并着重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引擎,广东省正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国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开幕:共襄盛举,开启创新篇章
大会伊始,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管一级调研员、市科技社团党委书记程志鹏致辞表达了对大会的衷心祝贺以及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他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广东省在这一领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随后,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致辞。他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会的成功举办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强调,本次大会在“科创中国”数字化平台——“科创广东”场景运营项目(以下简称“科创广东”)背景下,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跨界合作、资源对接的桥梁,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广东省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将“科创广东”意义发挥起来。
科技成果推介:破界融合,创新应用
本次大会的重头戏——科技成果推介环节,邀请了来自不同行业的6位科技专家和领军人物,他们分别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前沿观点,为在场的每一位与会人员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想冲击,激发了创新的火花。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春林率先登场,他详细介绍了其公司在建筑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为传统建筑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总监吴绍灯分享了《科技成果培育转化的探索与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教授郑小飞的演讲主题为《创新与转化》,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阐述了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蒋丽群则聚焦于生物废弃物的循环开发利用技术成果,她的分享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潜力,也引发了与会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智军则介绍了《高机动精准协同施药菠萝培育机器人系统及产业化应用》,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州筠尚科技有限公司政企解决方案专家陈晖带来了《拥抱AI时代:安全为本·数据为基》的精彩分享,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安全问题,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些精彩的分享不仅展示了各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更激发了与会者对科技与产业融合新路径的探索。通过跨界合作与创新应用,科技创新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
大会同期活动:激励创新,共筑科创生态
大会同期举行了2024年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本届获奖项目共118个,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部分获奖代表受邀上台领奖,他们的成果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典范,更是激励更多机构和个人投身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实践的动力源泉。
设立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旨在表彰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向市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2025年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正式启动,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跨界合作,共筑科创生态
本次大会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跨界合作、资源对接的桥梁。未来,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积极推进“科创广东”,促进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大会组织与支持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主办,得到了广东省科协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粤港澳信息科技协同创新联合体、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园等单位的联合主办支持。中共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支部、中共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支部也为大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文图来源: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