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瑞信中国投资论坛在深举办
探讨中国如何实现远大抱负
本报讯 (记者 姚赞原 通讯员 朱昆雨 任璐)为期三天的以“扬帆济海 ? 未来可期”为主题的第十届瑞信中国投资论坛11月6日在深圳举行。
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投资界的1,000多名与会嘉宾和150多家公司代表,参会公司总市值超过2.77万亿美元。 共同探讨在当前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的格局下,中国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中国将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家在中国未来的增长前景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投资者如何把握中国的长期投资机遇。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艾学峰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等领导嘉宾应邀出席首日大会。
瑞信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司徒瀚 (Helman Sitohang) 先生表示:“本届论坛的规模更胜于往年,作为大中华地区最顶级的商界盛会之一,瑞信中国投资论坛汇集了众多杰出企业家、全球机构和私人投资者、著名行业专家和知名学者,他们共同分享和交流对于在全球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未来发展构想。
他补充说:“中国投资论坛充分彰显了我们作为‘企业家银行’的定位,致力于强化客户间以及不同市场之间的连通性。
中美贸易摩擦走向影响哪方面
中美贸易关系引起全球关注已经超过一年了,尽管两国仍在谈判,但征税和反征税的循环尚未结束。金融市场预计北京将采取广泛措施刺激增长,以应对贸易冲突。在本届论坛上,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为论坛嘉宾讲述他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
同时,克林顿政府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 (Lawrence H. Summers) 分享了他对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全球贸易和宏观经济前景产生的连锁反应,以及对地缘政治稳定性影响的见解。
近期全球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的迹象导致政府间关于全球贸易和系统平衡的更广泛讨论。在另一个宏观经济分会场,中国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将分享中国需要考虑的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从历史中学习的经验。
多位大咖分享中国开拓性科技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仍有些波动,但中国的远大抱负可能在科技领域最为明显。瑞信中国投资论坛就以机器人、5g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科技解决碳排放、科技如何颠覆中国零售业等问题进行分享。
路邦动力有限公司创始人吕力君探讨了如何将机器人科技融入到人类生态系统 ,以及类人型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应用机会,而中国领先在线教育公司好未来教育集团首席财务官罗戎在论坛上讨论了企业如何利用5G和人工智能,优化教育服务,以及该行业未来走向。
在利用科技解决碳排放等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但是,随着政府削减曾刺激销售快速增长的补贴,行业面临新的问题:如何保持竞争力?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谢天向论坛观众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
今年成功赴美上市的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将分享公司如何利用科技驱动的零售模式,提供更优质的客户体验。
专家对话
新闻发布会演讲嘉宾王一和王晓琼
1. 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目前主要面临哪些不确定性或者挑战?2020年的经济形势会不会往利好方面发展?
瑞信首席中国经济师王一:我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一年主要面临两个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一个是外在,是中美贸易谈判能否达成共识;一个是内在,就是中小企业和民企融资困难的问题可否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在2020年的经济形势方向,我们从政策方面去做出了三个预期:第一个预期是关于信贷分配效率的问题。企业债的市场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最近官方宣布的两条新闻,一个是发改委宣布已经拥有一个可以合理、准确评估中小企业信誉的可行方法,另一个是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新闻,国家把企业债的定义做了一个调整,把ABS(资产证券化产品)包含在企业债的定义里面。因此我们预期2020年可发行企业债的企业数量会有所增加,其中会包括更大比例的中小企业,但可能包括部分房地产相关的企业。
第二个预期是国家在2020年基础建设方面财政支出会继续增加。
第三个预期是财政上对会增加企业的支持力度。
2. 目前深圳的GDP增速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制造业这一块的增速下降,对于深圳制造业观察的情况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制造业外迁的趋势?
瑞信中国科技行业研究主管王晓琼:今年前三季度,整个行业都不是很乐观,无论是显示产业或LED产业,甚至包括手机产业都受到很大的压力。一个是本身有一定的需求,是一个周期性科技产业的问题。另外在出口部分,很多的产业因为过去18个月里关税有很大的下滑或调整,很多的渠道可能也不想备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税也对制造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对关于制造业外迁的情况,现在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多少制造业从深圳外迁哪里,但深圳人工成本相对高,企业迁往内陆的情况过去也一直在发生,现在也会增加一些迁移到越南或者其它国家。另外,企业增加海外投资,这也会出现增幅不太明显的情况。